時間:2020-10-23 點擊: 次 來源:臨沂市畜牧發展促進中心 作者:佚名 - 小 + 大
近年來,在非洲豬瘟和新冠疫情防控、百年一遇的洪澇災和持續加嚴的環保、土地政策限制的復雜情況下,縣委、縣政府始終把發展畜牧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產業來抓,制定了畜牧業發展的“456”工作思路。2018年以來,先后撥付專項資金385.65萬元,全力支持畜牧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??h畜牧發展促進中心在機構改革期間主動擔當,積極作為,堅持畜牧業三路改革、創新防疫防控方法,堅決守住了保穩定、保增長、保安全的三條底線。目前,全縣有禽類屠宰加工企業47家、生豬屠宰廠(點)14家,年屠宰加工肉禽8.6億只、生豬400萬頭,全縣肉制品年加工量超過120萬噸,畜牧業全產業鏈條年產值達到150億元,是農業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。成功打造了“全國首批健康養殖示范縣”、“全國肉鴨產業第一縣”、“全國肉鴨生產加工基地縣”、“國家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縣”等品牌。 二是破解畜禽養殖糞污處理利用難題,解決產業發展后路。養殖糞污是制約沂南畜牧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瓶頸,近年來,通過“走出去”、“引進來”和自主科技創新,沂南逐漸探索出養殖糞污綜合利用的“三條路徑,九種模式”。在小散戶中推廣平養發酵、堆肥發酵和集中收集處理模式,在中型養殖場推廣槽式發酵、柜式發酵、條垛式發酵和石墨烯納米膜處理技術,在大型養殖場推廣沼氣化處理和處理中心模式。對新建養殖場,要求做到安全生產、糞污處理、異味消除、消毒設施建設和養殖場棚體要同步規劃、同步建設、同步運行。通過養殖場建設與規模相適應的糞污處理設施,實現“一控、二分、三防、四配套、一基本”。目前,全縣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0.7%,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建率達98%。2019年,省畜牧總站編制了《山東省鴨糞資源化處理典型案例匯編》,其中收錄了沂南縣鴨糞處理模式4種,典型案例6個。 三是強化品牌創建,謀劃產業發展路。針對畜牧大縣大而不強、龍頭企業小、品牌效益差的實際,引導企業以無公害、綠色、有機和地理標志“三品一標”認證為切入點,打造企業品牌;與中國農科院無抗產業科技創新聯盟、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等國家技術平臺合作,制定肉鴨防疫集成技術,指導養殖端從減抗、替抗下手,全面打造禁抗示范基地,創建無抗“沂南肉鴨”產業品牌;加強從養殖到屠宰加工環節的藥殘、肉品質量的全程把關和檢測,維護好沂南肉鴨區域品牌,做大做強產業集群。 |
上一篇:以綠色理念推動畜牧業高質量發展
下一篇:養殖業無法回避的三個重要思考
|
建議使用1440*900分辨率瀏覽